深度处理技术
您现在的位置:正清环保 > 技术文献 > 深度处理技术

污水处理干货:你信不信?有份量不?

——掌握更深度的污水处理知识对提升环保水平至关重要 
 
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,对氮磷的严格要求日益突出,我们如果依旧以去除有机物的思路设计污水处理站,将导致污水处理站难以挖掘生化工艺的潜力,总氮去除效率跟不上,导致后期的重复建设,同时没能充分利用原有污水处理站的有机物营养,而致使投资运行成本提高。掌握更深度的污水处理知识,对提升环保技能水平、降低投资与运行成本至关重要。
以氮元素为出发点,以去除氮的最终目标的生化系统设计,整理了硝化—反硝化工艺的一些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。同时对短程硝化-反硝化术、厌氧氨氧化技术进行探讨。
一、硝化与反硝化基础知识
废水中的氮常以合氮有机物、氨、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。生物处理把大多数有机氮转化为氨,然后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。
1、硝化与反硝化
() 硝化
在好氧条件下,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,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,称为生物硝化作用。
反应过程如下:
亚硝酸盐菌(8-36h)
NH4++3/2O2NO2-+2H++H2O-E  E=278.42KJ
第二步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:
硝酸盐菌(12-59h)
NO2-+1/2ONO3--E  E=278.42KJ
这两个反应式都是释放能量的过程,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并不是去除氮而是减少它的需氧量。上诉两式合起来写成:
NH4++2O2 NO3-+2H++H2O-E  E=351KJ
综合氨氧化和细胞体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:
NH4++1.83O2+1.98HCO3-0.02C5H7O2N+0.98 NO3-+1.04 H2O+1.88H2CO3
由上式可知:
(1)在硝化过程中,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.57g;
(2)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+,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,每氧化lg氨氮,将消耗碱度(CaCO3) 7.lg
(3)水中BOD不宜过高,20mg/L以下,否则会使增值速率较大的异氧细菌迅速增殖,使自养型的硝化细菌受到排挤,难以形成优势菌种,使硝化反应难以进行。
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:
(1)pHpH值为8.08.4(20),硝化作用速度最快。
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,当废水碱度不足时,即需投加石灰,维持pH值在7.5以上;
(2)温度温度高时,硝化速度快。亚硝酸盐菌的最适宜水温为35℃,在15℃以下其活性急剧降低,故水温以不低于15℃为宜;
(3)污泥停留时间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,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=0.30.5d-1(温度20℃,pH 8.08.4)。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,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。在实际运行中,一般应取>2d
(4)溶解氧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电子受体,其浓度太低将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。一般,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进行硝化,溶解氧应保持在23mg/L以上;
(5)BOD负荷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型菌,而BOD氧化菌是异养型菌。若BOD5负荷过高,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养型菌迅速繁殖,从而使自养型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,结果降低了硝化速率。所以为要充分进行硝化,BOD5负荷应维持在0.3kg(BOD5)/kg(SS)·d以下。
() 反硝化
在缺氧条件下,由于兼性脱氮菌(反硝化菌)的作用,将NO2--NNO3--N还原成N2的过程,称为反硝化。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(氢供体)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(碳源)。以甲醇作碳源为例,其反应式为:
6NO3-2CH3OH6NO2-2CO24H2O
6NO2-3CH3OH3N23CO23H2O60H-
综合反应式为:
6NO3-+5CH3OH5CO2+3N2+7H2O+6OH-
由上可见,在生物反硝化过程中,不仅可使NO2--NNO3--N被还原,而且还可使有机物氧化分解。
1mg的硝酸盐氮理论消耗2.87mgBOD5,一般4mgBOD5即可满足反硝化的需求
影响反硝化的主要因素:
(1)温度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比对其它废水生物处理过程要大些。一般,以维持2040℃为宜。苦在气温过低的冬季,可采取增加污泥停留时间、降低负荷等措施,以保持良好的反硝化效果;
(2)pH反硝化过程的pH值控制在7.08.0;
(3)溶解氧氧对反硝化脱氮有抑制作用。一般在反硝化反应器内溶解氧应控制在0.5mg/L以下(活性污泥法)1mg/L以下(生物膜法);
(4)有机碳源当废水中含足够的有机碳源,BOD5/TKN>(35)时,可无需外加碳源。当废水所含的碳、氮比低于这个比值时,就需另外投加有机碳。外加有机碳多采用甲醇。考虑到甲醇对溶解氧的额外消耗,甲醇投量一般为NO3--N3倍。此外,还可利用微生物死亡;自溶后释放出来的那部分有机碳,即"内碳源",但这要求污泥停留时间长或负荷率低,使微生物处于生长曲线的静止期或衰亡期,因此池容相应增大。
二、脱氮型工业污水的设计
①设计的观点
脱氮通常采用脱氮池-硝化池(膜分离池)2池进行;如要求去除率在90%以上或处理出水T-N5mg/L的场合,还需要采用第2脱氮池-再曝气池(膜分离池)的组合型2段脱氮法。
脱氮池的搅拌应采用带入氧气较少的机械式设备。
1级脱氮法
硝化池及脱氮池的容量,根据下表的脱氮速率(标准)和硝化速率决定后,计算出脱氮容积负荷。
脱氮容积负荷(kg-N/(m3/d))=脱氮(硝化)速率(kg-N/(kg-SS/d))×MLSS浓度(kg/m3)
硝化液循环量计算:根据去除率决定
从硝化池到脱氮池的循环比如果为R,硝化液循环量则为RQ,从脱氮池的移送量则为(R+1)Q。这时的最大脱氮率为R/(R+1)×100(%),所以实际上从脱氮率算出R,并决定循环水泵的移送量(R+1)Q
2级脱氮法
2级脱氮法中第2级脱氮池对NOx的脱氮率可达100%,所以理论上对无机性氮的去除率可以为100%,但是現实情况是膜分离池中有NOx的溶出,所以会有03mg/L左右的余留。
首先需选择从膜分离池的返送汚泥送到硝化池(流程1) ,还是送到第1脱氮池(流程2)。作为大概值,流入的BOD/N<4时采用流程1BOD/N4时采用流程2
另外,有关甲醇的使用量,参照药液使用量计算公式。
1) 流程1(BOD/N<4)
1级脱氮池中为了节約加碳源量(甲醇等),第1脱氮池的去除氮量为流入BOD5×1/3(mg/L)的数值,剩余的氮量需要在第2级脱氮池去除。根据第1脱氮池的脱氮量计算去除率,决定硝化液循环比(R)。另外根据各池的汚泥浓度设为多少决定返送汚泥比(r)(2-4)。各池的汚泥浓度减小时各水池的容量增大,所以最好返送汚泥比(r)3
流入BOD几乎没有的场合,硝化液循环比设为R1,对第1级及第2级脱氮池注入需要的加碳源量。
各水池容积计算:
1级脱氮池:根据表2-3的脱氮速度(标准)求得氮容积负荷,计算第1级的氮去除量(流入氮量×第1级去除率)
根据硝化池:硝化速度求得氮容积负荷。这时,考虑为了全量硝化对流入氮量进行计算。
2脱氮池:求得脱氮速度(甲醇醋酸),对第2级的去除对象氮量(流入氮量-1级去除量)进行计算。
膜分离池:为了防止由于汚泥分解造成氮的再偏析,膜分离池容量应为可以设置膜分离装置的最小容量。
2) 流程2(BOD/N4)
和流程1一样、根据第1级脱氮池的脱氮量计算去除率决定硝化液循环比(R),因为流入BOD高,所以R4。根据各池的汚泥浓度设为多少决定返送汚泥比(r)(2-4)。各池的汚泥浓度减小时各水池的容量增大、所以最好返送汚泥比(r)3
和流程1相比第1脱氮池的MLSS可以提高,所以有可以减小水池的优点。
各水池容积计算:
1脱氮池:根据表2-3的脱氮速度(标准)求得氮容积负荷、对第1段的去除对象氮量(R=4的场合流入氮量×4/5)进行计算。
硝化池:根据硝化速度求得氮容积负荷。这时、考虑为了全量硝化对流入氮量进行计算。
2脱氮池:需注入脱氮时所需要的加氢量。池容量是求得脱氮速度(甲醇醋酸)、对第2段的去除对象氮量(流入氮量-1段去除量)进行计算。
膜分离池:为了防止由于汚泥分解造成氮的再偏析、膜分离池容量应为可以设置膜分离装置的最小容量。
山东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531-67804477
邮箱:zhengqinghuanbao@126.com
邮编:250101
地址:济南市高新区工业南路 理想嘉园商务大厦2号楼
Copyright © 2014 - 2017 山东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6115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