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同絮凝剂对淀粉废水除磷效果的研究
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调整,淀粉的生产普遍采用磷化工艺,因而产生大量高浓度含磷废水。磷是水体富营养化关键指标之一,须进行严格控制。目前,对淀粉废水进行一系列生化处理后,总磷仍高达150mg/L左右,远远超过城市污水厂纳管排放标准。因此,需对淀粉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进行除磷处理。
常见的除磷技术包括生物法、化学沉淀法、物理吸附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。生物除磷虽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,但其运行稳定性差,除磷效果受水质变化影响较大,且不能回收。而化学沉淀法除磷则具有高效、廉价及运行稳定等特点。化学沉淀法除磷常用的药剂主要有钙盐、铝盐和铁盐3种。本研究针对杭州某淀粉企业的实际情况,在强化原有生化系统脱氮除磷的基础上,采用末端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磷废水。通过小试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,并进行了中试验证试验,以期为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。
1 材料与方法
1.1 试验原水
试验用含磷废水取自杭州下沙某淀粉企业污水站生化处理系统出水,其水质波动较大,TP为60~250 mg/L,pH为8~9,CODCr 为60~400 mg/L。
1.2 试验试剂与材料
试剂:氯化铁、氯化钙、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合硫酸铁(PFS)、磷酸二氢钾、抗坏血酸、钼酸铵、酒石酸锑钾,除PAC和PFS为市售工业品外,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。
仪器:721型分光光度计,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;pHS-3C型pH计,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;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,浙江新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;FA2004型电子天平,常州科源电子仪器有限公司;CJJ78-1磁力加热搅拌器,上海君竺仪器制造有限公司;5B-3(C)型COD快速测试仪,连华科技。
1.3 试验方法
取原水水样测定其 CODCr、TP、pH。试验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进行。取1 L水样置于烧杯中,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,先以600 r/min快速搅拌2min,再以100 r/min慢速搅拌8 min,然后静置沉淀30 min,取上清液测定CODCr、TP、pH。TP的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,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,pH采用pH计进行测定。所得试验数据都是平行测定2次的平均值,误差控制在不超过5%。
2 结果与讨论
2.1 絮凝剂种类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
在原水pH为8.90,总磷为158.2 mg/L,絮凝剂投加量为1 500 mg/L的条件下,考察了4种不同絮凝剂氯化铁、氯化钙、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合硫酸铁(PFS)对总磷的去除效果,结果见图1。
|
图1 不同絮凝剂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|
由图1可知,在絮凝剂投加量为1 500 mg/L的情况下,氯化铁、氯化钙、聚合氯化铝、聚合硫酸铁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2.12%、74.65%、63.75%、78.65%,铁盐的除磷效果优于钙盐和铝盐,其中,氯化铁的作用效果最佳,聚合硫酸铁次之。Fe3+与PO43-可生成难溶性磷酸盐,同时伴随着水解反应的发生,生成具有线性结构的多核羟基络合物如Fe5(OH)87+、Fe7(OH)129+、Fe9(OH)207+、Fe12(OH)342+等,这些羟基络合物可有效吸附去除水中的磷〔3〕。后续试验均采用除磷效果最佳的氯化铁。
2.2 絮凝剂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
在原水pH为8.90,总磷为158.2 mg/L的条件下,考察了氯化铁投加量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,结果如图2所示。
|
图2 氯化铁投加量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|
由图 2可知,随着氯化铁投加量的增多,总磷去除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。当氯化铁投加量为1500 mg/L时,总磷去除率达92.12%。表观上看,当氯化铁投加量为100 mg/L时,产生的絮体微小,沉降性能不佳;当氯化铁投加量>300 mg/L时,产生了较大的絮体,沉淀性能较好,上清液较为清澈。由于原水总磷较高,随着氯化铁的不断加入,水解生成的线型多核羟基络合物不断增加,从而吸附水中更多的磷酸根和胶体物质。
2.3 pH对除磷效果的影响
离子态铁具有一定的电中和能力及吸附架桥作用,因此以氯化铁为絮凝剂时,pH对总磷的去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。用氢氧化钠或硫酸调节原水pH,在原水总磷为158.2mg/L、氯化铁投加量为1500 mg/L的条件下,考察了原水pH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,结果如图3所示。
|
图 3 原水pH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|
由图 3可知,当原水pH从6升至9时,总磷去除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H为7时,总磷去除率最高,达95.16%。pH对化学除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可显著影响磷酸盐沉淀的溶解度。pH升高至9或更高时,由于络合物中的PO43-被溶液中越来越多的OH-取代,生成的沉淀以Fe(OH)3为主,使得溶液中残余总磷增加,导致总磷去除率有所降低。
2.4 联合用药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
根据小试结果,在实际工程除磷工艺中,应优先选择氯化铁作为除磷剂。但离子态铁的酸性较强,其除磷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碱度。随着离子态铁的投加量的增加,碱度消耗亦越多,导致水样呈酸性,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。因此,为了保证除磷后出水pH及总磷去除率,考虑采用钙盐和铁盐2种药剂联合除磷,即先加入氯化钙,后加入氯化铁的联合作用。由于钙盐的价格比铁盐相对较低,试验在固定氯化钙投加量为1 500 mg/L,原水pH为8.90,总磷为158.2 mg/L的条件下,考察了不同氯化铁投加量下的联合除磷效果,结果如图4所示。
|
图 4 氯化钙和氯化铁联合作用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|
由图 4可以看出,随着氯化铁投加量的增多,总磷去除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。当氯化铁投加量为500 mg/L时,处理水总磷为7.51 mg/L,总磷去除率为95.25%,达到企业纳管排放的要求(TP<8 mg/L)。投加钙盐后,钙离子与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磷酸钙、氢氧化钙和羟基磷灰石,氢氧化钙作为混凝剂还有良好的凝聚吸附作用;同时,伴随着沉淀碳酸钙的产生,碳酸钙可作为增重剂,有助于凝聚作用。由图 3可知,氯化铁作用的较佳pH为7~8,由于原水pH 为8~9,而氯化钙的作用可消耗一定的碱度,可适当降低pH,促进了氯化铁的除磷效果。联合作用后,出水pH为6.92,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(pH为6~9)。
2.5 中试研究
在小试试验结果基础上,在杭州下沙某淀粉企业进行了中试试验。试验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铁联合处理含磷废水,2种药剂均配成质量分数为5%的液体溶液。中试连续运行7d,运行结果见表1(按废水含磷量排序,表中只列出了达标时的运行数据)。
表1 中试运行试验结果
原水总磷/(mg.L-1) |
原水流量/(L.h-1) |
5%氯化钙流量/(L.h-1) |
5%氯化铁流量/(L.h-1) |
出水总磷/(mg.L-1) |
总磷去除率/% |
73.82 |
250 |
7.5 |
2.5 |
3.10 |
95.80 |
85.60 |
250 |
7.5 |
2.5 |
3.82 |
95.54 |
106.04 |
250 |
7.5 |
2.5 |
4.54 |
95.72 |
128.86 |
250 |
7.5 |
2.5 |
6.28 |
95.13 |
153.58 |
250 |
7.5 |
2.5 |
7.29 |
95.25 |
179.71 |
250 |
8.0 |
3.0 |
6.52 |
96.52 |
198.61 |
250 |
9.0 |
3.5 |
5.95 |
97.00 |
由表 1可知,中试结果与小试试验结果基本一致。当原水总磷<160 mg/L,原水流量为250 L/h,5%氯化钙和5%氯化铁的流量分别为7.5、2.5 L/h时,出水总磷均小于8 mg/L,达到纳管排放的要求。当原水总磷>160 mg/L时,为使出水总磷<8 mg/L,5%氯化钙和5%氯化铁的流量需分别大于7.5、2.5 L/h。因此,对于水质波动的含磷原水,可进一步研究针对原水不同总磷含量的氯化钙和氯化铁的最适加量。
3 结论
(1)在氯化铁、氯化钙、聚合氯化铝、聚合硫酸铁4种絮凝剂中,在相同的投加量下,氯化铁对淀粉废水的除磷效果最佳。
(2)随着氯化铁投加量的增多,总磷去除率增大。当氯化铁投加量为1 500 mg/L时,总磷去除率为92.12%,且产生的絮体较大,沉淀性能较好,上清液较为清澈。氯化铁除磷的最佳pH为7。
(3)为了保证除磷后出水的pH及总磷去除率,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铁联合作用。当氯化钙投加量为1 500 mg/L,氯化铁投加量为500 mg/L时,出水pH为6.92,总磷去除率可达95.25%,出水总磷可达7.51 mg/L,达到企业纳管排放的要求(总磷<8 mg/L)。中试结果与小试试验结果基本一致。